产品展示
国家测绘局:加强测绘工作 构筑数字城市基石
龙8游戏唯一官方网站21世纪是一个数字化时代,伴随着人们对于信息化、智能化的需求,全新的数字城市正向我们走来。政府通过门户网站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餐饮住宿、金融保险、交通运输等信息,点击鼠标就能查询;城市内的建筑物、道路、河流,甚至道路窨井盖、路灯等,每个物体的相关信息均可足不出户便一览无余……这就是信息技术和网络带来的神奇,这就是数字城市的魅力。
加快城市化进程,进行现代化管理,都对数字城市建设提出了迫切需求。要建设数字城市,必须依赖地理空间框架的支撑。
2006年,国家测绘局启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工作,19个省自治区的30个城市经遴选进入试点工程。两年来,试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在城市政府科学决策与信息化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城市历来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焦点和中心。所谓数字城市,就是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城市地理、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信息进行采集、更新和集成,实现城市管理、决策与公共服务的智能化。
地理空间框架是数字城市的“基石”,它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与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进而实现城市信息资源按照地理空间位置的整合、共享和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字规划、数字国土、数字工商、数字金融、数字卫生医疗、数字公安、数字城管、智能交通等数字化生活环境,都离不开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支撑。
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城市的空间地理、公共设施、经济状况、人口、自然资源、环境等重要基础数据好比一个“信息仓库”,而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就像一条“高速公路”,为城市基础信息传递和交换提供统一、标准的网络通道。只有拥有内容丰富的“信息仓库”和畅通的“高速公路”,城市内部的各信息节点才不会是互相分隔的信息孤岛。
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各类信息的互联互通,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利用,避免重复投入,可以说,建设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受益的不仅仅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而是各行各业、整个社会。
2006年国家测绘局正式启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工作,并明确工作目标:充分运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建设多尺度、多分辨率、多种类的城市空间数据体系,构建统一的城市地理空间基础平台,为城市政府、企业、社区和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基于空间位置的应用服务。
试点中,国家测绘局首次尝试采用共建共享的建设模式,即按照统一的地理信息数据标准,由国家测绘局、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城市人民政府三方合作共建、成果共享。两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提升了地理信息资源统筹管理与开发利用水平,降低了信息资源建设成本。
为使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发挥整体效益,各试点城市将建立权威、唯一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作为核心任务。该平台集成了多源、多尺度、多时态的空间数据,为其他专业信息的空间定位、集成交换和互联互通提供了标准的二次开发接口,各部门均可在政务专网上实时共享这些信息,还可以直接调用平台资源,快速地搭建起本行业的专题应用系统。
不仅如此,各试点城市还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作为弥补基础测绘“欠账”,完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一个契机,通过实施市区地形图更新,彩色航空摄影,GPS控制网、三等水准网布设,卫星定位连续运行跟踪站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夯实了城市信息化的基础,从根本上扭转了城市管理与信息化建设中地理信息资源匮乏的问题。
两年来,国家和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与各城市人民政府同心协力、统筹协调,试点工作取得累累硕果:对30个城市2万余平方公里区域进行了大比例尺、真彩色航空摄影;采集处理各类大、中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12TB,建设各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160多个;有近10个城市初步完成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并开始试运行,有约20个管理应用系统完成或即将完成建设,在城市规划、管理及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试点工作启动之初,国家测绘局就将推广应用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为城市政府部门管理决策与公共服务提供科技支撑作为终极目标,大力推进公安、环保、工商、卫生、税务、城管、公众服务等典型应用系统建设。这些系统将专业信息与地理信息叠加,实现了对经济、社会和人文信息的空间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效果显著,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山东省威海市以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为基础,建立了警务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快速实现综合数据查询、定位、统计和分析。在以该系统为龙头实施科技强警工程后,市公安局破案率由56%提高到78%。
浙江省嘉兴市依托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立的工商管理信息系统,叠加了嘉兴市三维地图,街道、建筑物、绿地,甚至每栋房屋和门牌号都清晰可见。查询时,只要在相应位置点一下,企业法人、注册资本、业务范围、经营地址等详细信息全部显示出来。有了这个系统,工作人员在为企业办理营业执照进行地址审核时,坐在办公室就能完成。
在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基础上建立的烟台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潜江市卫生监测管理系统、太原市环保监测系统等,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见本版)。
两年来,各试点城市结合各自实际,在规划、国土资源、市政管理、公安消防、环境保护、公共交通、工商、园林、旅游、电力、统计等部门相继立项和建立了以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为基础的各类信息系统近20个,有效提高了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宏观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据预测,我国城市化水平2010年将达到40%,2020年将达到50%以上。一个以数字城市为旗帜的城市信息化行动正在全国展开。
面对如火如荼的数字城市浪潮,国家测绘局启动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全国推广计划,每年将遴选出30至50个城市,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继续予以支持。力争到“十一五”末,完成或基本完成100个左右城市的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建立城市权威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到2015年,基本完成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使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为城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地理信息保障。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城市政府各部门各行业将在一个共同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上,充分共享各种信息资源,开展各种数字化应用工程,城市规划与管理、环境保护、人口管理、公共交通、物流等各项事业乃至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均将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的高效管理与运作。实现这一目标,测绘工作者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