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天清地宁启新程——中国网络法治建设三十年
1994年,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我国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中国互联网时代正式开启。
三十载斗转星移,在历史长河不过瞬间,却镌刻着中国互联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大渐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奋进足迹。
神州大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与此同时,互联网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新课题,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网络法治建设面临一系列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
习深刻指出,“这块‘新疆域’不是‘法外之地’,同样要讲法治,同样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网络法治是信息革命发展的时代需求,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30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网络法治建设,不断探索符合我国互联网发展特点的依法治网之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依法治网纳入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和网络强国建设全局,不断深化对依法治网的规律性认识,加快构建完备的网络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网络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网络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网络法治保障体系,我国网络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服务保障。
2019年1月15日至16日,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国家主席、主席习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图/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焕新、生长、普惠——从实现与国际互联网全功能连接的那一刻起,中国互联网蕴藏的巨大能量就在飞速裂变着。
互联网搭建起一个崭新的世界,信息、数据在其中交互奔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巨大商业空间。网易成功开发国内首个电子邮件系统,向互联网用户免费开放注册使用;搜狐、腾讯、新浪等互联网企业相继成立;人民网、首都之窗、上海热线等网站纷纷设立并提供信息服务;本网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先进的应用、丰富的内容,一个前所未见的、广阔的互联网空间展现在人们眼前。
然而,随着上网用户和设备数量稳步增加,当人们欣喜于互联网不断展现的“神奇”之时,一些杂音噪音开始在这块“新疆域”悄然出现。
数据显示,1994年我国计算机犯罪的最大单起案件损失额已达1400万元。1998年我国公安机关受理信息网络违法犯罪100多起,1999年增至400多起。网络相关违法犯罪出现并呈现增长趋势,加强网络领域治理势在必行。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立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和社会信息化建设需要,我国开始探索构建适应当时互联网发展阶段的法律制度。
1994年2月,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标志着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轨道。两年后,国务院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保障国际计算机信息交流健康发展……
在党下,我国网络管理体制机制初步构建,网络法律制度建设起步,相关机构积极参与互联网治理,依法治网方向逐渐确立。
2001年11月10日,卡塔尔多哈,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的一声槌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被审议通过。一个月后,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第143个成员,中国走向世界经济舞台的大门悄然打开。
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发展的恢弘历程中,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澎湃浪潮愈发汹涌,互联网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业务应用迅猛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互联网产业培育壮大。
如何运用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推动互联网发展治理,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一项紧迫的新课题。
加快完善网络安全法律制度、推进电子签名法立法工作、制定和健全有关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与标准、建立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电子政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随着我国互联网在不懈探索中迎来新的发展,我国立法也针对实践中的重难点问题及时作出回应,为网络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当中国互联网走进发展的第20个年头,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越来越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国身处这个大潮之中,受到的影响越来越深。
2014年2月,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首次提出努力把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为“网络强国”的目标愿景。强调,“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如何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始终确保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护航网络强国行稳致远,成为中国必须回答好的时代之问。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工作布局以及重点任务,提出要“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
围绕依法治网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习提出一系列原创性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做好新时代网络法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在深刻总结我国依法治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习聚焦新时代网络法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对网络法治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以良法善治保障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这些重要论述深深根植于我国网络法治建设实践沃土,科学指明了网络法治建设的实践路径。
网络法治与亿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息息相关。习多次强调,“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要依法严厉打击网络黑客、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突出强调了网络法治建设的为民理念,为我国网络法治建设注入最深沉最持久的动力源泉和发展基础。
在习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互联网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不断完善网络法治建设顶层设计。
2018年2月,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改为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网信领域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统筹协调下,相关部门依据职责进一步形成依法治网的强大合力。
2020年12月,中央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对依法治理网络空间作出系统部署,指出要“推动社会治理从现实社会向网络空间覆盖,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2021年初,《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公布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专门规划,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文件指出,加强信息技术领域立法,及时跟进研究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法律制度,抓紧补齐短板。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健全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机制,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体系”,赋予网络空间法治建设新的使命任务,网络法治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特别是网络强国建设新征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截至目前,我国制定出台网络领域立法150余部,基本形成我国网络法律体系,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立健全网络行政执法机制,稳步推进重点领域执法,保障网络空间规范有序;以网络信息技术赋能传统司法,依法解决新型网络纠纷,打击网络犯罪;不断深化普法工作,网络法治宣传教育成为新时代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
2024年4月10日,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小学的学生在花都汇互联网公园内学习网络法治相关知识。
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深入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有力推动网络法治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依法治网之路,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服务保障。新时代中国网络法治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法治思想和习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网络法律体系不断健全,网络法治实施持续深化,网络法治意识和素养全面提升。
随着社会数字化程度不断加深,互联网在全面融入生产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以良法善治保障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刻不容缓。
习高度重视网络立法工作,深刻指出“要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完善依法监管措施,化解网络风险”。
2016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出台,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基础性法律,标志着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迈出坚实一步。
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网络安全领域立法。从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到出台《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办法》等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网络安全领域相关制度不断完善,为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2020年,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在民法典七编中,专门设置第四编“人格权编”。
在对传统人格权保护的基础上,民法典第四编有针对性地对网络时代公民隐私权作出了新规定,尤其是强化了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力度,完善了“个人信息”的定义和保护规则。
此后,我国第一部个人信息保护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实施,《关于实施个人信息保护认证的公告》《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办法》等规定陆续出台。在数字经济发展和网络法治建设进程中,我国逐步建立并不断发展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个人信息保护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网络思潮此起彼伏,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如何建设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需要前瞻布局和有效治理。2017年,《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发布;2019年,《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出台;2023年,全球首部生成式人工智能专门立法《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公布……一系列涉网络内容建设与管理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为强化网络执法明确了法律依据,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提供了制度准绳。
要发展好、运用好互联网,就要科学把握互联网发展规律、积极应对网上网下新变化,用法治保障网民合法权益、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从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增加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条款,到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正式出台,成为我国首部专门规范电子商务领域的综合性、基础性法律;从《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到《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陆续发布……我国不断健全网络市场运行管理制度,维护数字市场秩序,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提供良好制度基础。
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立法,我国不断弥合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数字鸿沟,使其更加平等广泛地融入数字社会。2020年我国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网络保护”专章,2023年10月《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公布;2012年《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以专章形式规定“无障碍信息交流”,202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出台……
一部部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彰显了我国网络法治建设的卓著成效:截至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本,以传统立法为基础,以网络内容建设与管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等网络专门立法为主干的网络法律体系,搭建起我国网络法治的“四梁八柱”,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响起,“快点帮帮我!我被骗了,刚刚给骗子转账了!”昆明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的民警熟练且快速反应:“您被骗了多少钱?怎么转出去的?”
经了解,报警的李女士接到电话称她开通的一项保险需要关闭,否则每月都会扣钱,李女士未曾多想便按照对方的提示操作,结果9000元就被转走了。民警确认情况后迅速启动联动程序,与银行驻场工作人员沟通,查到对方账户并立刻冻结,为李女士挽回了损失。
这样的案例时有发生。近年来,我国网络执法活动聚焦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国家安全等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依法严厉打击黑客攻击、电信网络诈骗、网络侵权盗版等网络违法犯罪,保障网络空间规范有序。
面对网络空间冒头的违规乱象,各部门合力铸就“铁拳”。国家网信办先后开展专项行动40余项,清理违法违规信息200多亿条,围绕个人信息保护、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持续发力;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开展App治理,截至2024年6月已通报39批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SDK);2023年4月至7月,全国公安机关已侦办网络谣言类案件4800余起,依法查处造谣传谣人员6300名,依法关停违法违规账号3.4万个……
一直以来,我国坚持司法公正、司法为民,适应互联网时代司法需求,以网络信息技术赋能传统司法,依法解决新型网络纠纷,打击网络犯罪,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
2017年8月18日上午9时40分,随着法官王江桥敲响法槌,全国第一家集中审理涉网案件的试点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第一次庭审开庭,双方当事人分别在杭州和北京通过远程视频参加,亲身体验了诉讼的高效快捷。
一年后,北京互联网法院、龙8long8中国广州互联网法院先后成立。截至2022年底,三家互联网法院共受理互联网案件42.9万件,审结41.5万件,在线%。作为中国推动司法模式创新的成功尝试,互联网法院集中审理辖区内的涉网民事、行政案件,探索试行“网上案件网上审理”,开启了中国互联网案件集中管辖、专业审判的新篇章。
2022年,我国平均每个工作日有5.4万件纠纷在线件成功化解在诉前;律师通过律师服务平台在线万件,在线万件;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全面建设,智慧诉讼服务平台广泛应用……面向未来,深入开展网络司法,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赋能传统司法,必将让公平正义在网络空间得到更加有力的彰显。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法国思想家卢梭这句警言,凝练道出“使法必行之法”在于人心这一道理。
普法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里,普法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普法阵地就要延伸到哪里。
2024年“全国网络普法行”天津站、江苏站、内蒙古站、云南站的活动现场,广大市民在网络法治知识线上竞答、专家线上答疑等线上线下普法活动的互动参与中学习网络法律法规知识、增强网络法治观念。这是新时代我国网络普法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
在河北,“桃小信”“普法小剧场”等品牌网络普法活动如火如荼开展;在北京,传统的猜灯谜活动与网络普法相结合,灯笼墙上挂着网络普法知识问答;在云南,中老铁路开行普法专列,普法特色公交、地铁带大家一起“网络普法Citywalk”,网络名人为大家花样普法……中央网信办先后策划推出“全国网信普法进网站”“全国网络普法行”等品牌活动,网络访问量突破73亿次。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近年来,围绕青少年、互联网企业从业人员、涉网管理人员等重点对象,我国积极开展网络法治宣传,有效提升普法宣传针对性和实效性。
2024年,随着《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落地施行,各地各部门纷纷进社区、进校园普及相关知识。北京市海淀区市民活动中心,工作人员面向居民开展普法教育,提醒家长强化监护人网络素养教育责任;天津市南开区、河北区等网信部门联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将法治宣讲平台由线下搬至线上……各具特色的普法宣传活动,为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健康成长提供有益引导。
2024年4月19日,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阳光实验小学老师向学生们讲解网络相关法律法规。
知法懂法,方能守法敬法。莆田市举办网络普法宣传培训“进企业·进电商”活动;杭州市积极推进“云端普法”进园入企,探索创新“普法+”云端法治服务多融模式;信阳市深入当地互联网企业现场开展“点对点”网络普法活动,帮助企业加强网络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教育,我国引导互联网企业积极履行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
新征程上,我国着力提升全社会网络法治意识和素养,以网络法治建设助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培育全社会法治信仰,全网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当前,世界格局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人类文明在大步前进的同时,不安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明显增加。
互联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全球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愿望相同,应对网络安全风险的挑战相同,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需求相同。各国人民在网络空间休戚与共、利益攸关。
把握时代之变,偕行天下大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中国积极开展网络法治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推动全球网络治理体系变革,促进全球共同分享互联网发展的机遇和成果。
2015年12月16日,习出席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在主旨演讲中,习创造性提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强调“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加强对话交流,有效管控分歧,推动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网络空间国际反恐公约,健全打击网络犯罪司法协助机制,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和平安全”。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正是顺应时代之变、回应世界之需的中国方案。多年来,这一理念主张不断丰富发展、落地生根。
从倡导基于《联合国》确立的原则和规则体系,积极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进程,到先后推动联合国“双轨制”谈判进程达成最终报告;从推动互联网名称和数字地址分配机构国际化改革,到建设性参与联合国信息安全问题开放式工作组工作……一次次推进网络领域国际规则建设的实际行动,都让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更加清晰明了,都让世界见证中国坚持走合作共赢之路的坚定与自信。
我国始终将法治作为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开展网络法治国际交流合作,倡导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参与全球网络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法治化进程,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建立中俄信息安全磋商机制、中美执法及网络安全对话、中欧网络工作组机制等对线中德互联网经济对话”“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中韩互联网圆桌会议”“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中非互联网发展与合作论坛”等活动……一场场双多边对话交流,是中国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共同参与、共同协商、共同研究制定公正合理的全球互联网治理规则的实践见证。
当前,全球跨境网络犯罪多发高发,已经严重影响各国人民人身财产安全,威胁国家和地区稳定发展。
2013年,由中美两国警方发起、20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开展的“天使行动”联合执法,一举摧毁多个儿童淫秽,抓获犯罪嫌疑人250余名;2023年8月,中国、泰国、缅甸、老挝四国警方启动合作打击赌诈集团专项联合行动,严厉打击本区域电信网络诈骗和网络赌博犯罪……一项项携手打击跨国网络犯罪的联合行动,成为中国强化国际网络执法司法合作、维护网络空间和平安宁的生动注脚。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关系着亿万未成年人切身利益,牵动着亿万家庭安宁幸福。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依法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共识,需要全球携手共治。
围绕应对儿童网络欺凌、治理儿童色情信息、利用新型技术保护儿童安全等议题,我国积极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互联网举报热线联合会等国际组织以及英国、德国、阿联酋等国相关部门开展交流合作,分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治理经验。同时,我国还加入“WePROTECT终结网络儿童性剥削全球联盟”,与全球200多个政府、企业、民间社会组织一道努力打击儿童网上性剥削及,为儿童创造更加安全的网络环境。
习指出,“各国应该推进互联网领域开放合作,丰富开放内涵,提高开放水平,搭建更多沟通合作平台,创造更多利益契合点、合作增长点、共赢新亮点,推动彼此在网络空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通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亚非法律协商组织、东盟地区论坛等多边平台,我国积极与各国就网络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网络法治建设情况深入交流观点、经验和做法。同时支持互联网行业组织建立中国互联网治理论坛等国际交流平台,促进中外互联网社群增进共识,共同解决互联网行业发展面临的数字包容、数据治理等问题。
从对话到合作,从倡议到实践,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我国不断深化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以共进为动力、以共赢为目标,共同推进网络空间国际治理,与各国携手构建更加普惠繁荣的网络空间。
这三十年,中国不断探索依法治网的科学途径和务实举措,在立法、执法、司法、普法一体推进中走出了一条既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又有中国特色的依法治网之路,不仅有力提升了中国互联网治理能力,也为全球互联网治理的法治化提供了中国经验。
展望未来,中国特色依法治网之路将随着时代发展而愈发开阔。依法促进和保障互联网的进步繁荣,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利益。我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法治化进程,让数字文明和法治文明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本文由:龙八_long8(中国)官方网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