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谁才有资格评论新能源汽车?
估计又要有一大群传统车圈的人,开始质疑我的观点。你竟然大言不惭,说互联网是新能源的物种起源。
长城汽车的魏建军说不需要周鸿祎来试车,原小鹏和阿维塔的高管程也在吐槽周鸿祎不会开车没有资格评车。
很巧很巧,这周我在曼谷弄了一个快闪车展“泰需要在一起”,周鸿祎正好是最主要的被邀请嘉宾,我一路上没有好意思问老周这个话题,但是我们交流了另外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中国互联网,到底是不是如今新能源汽车的物种起源?
但是在讨论这件事之前,我想说说关于传播的事,到底谁才有资格评价新能源汽车。
我自己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我也不开车,十年不开车了,但是我从去年开始写车圈的事,而且引起了几乎所有车企CEO的关注,我也陆陆续续一对一见了一些,交流了一些问题,他们经常在高管群里转我的文章,反正没骂我是傻X,这说明大家需要圈外的视角看问题。
传播最怕的不是黑也不是红,而是没人气,也就是没流量,周鸿祎在车圈帮大家搞流量,有错吗?我觉得没啥问题,车是人家自己花钱买的,也没收谁广告费,大家都是君子之交,各取所需,他拿来的流量再还给车企,而且还给了很多有意思的建议,这是一个正向的流量循环,总比那些天天写稿子拍视频骂你们的强吧?关键骂就骂了,你们还得掏钱去平事。
好的产品和好的流量是相得益彰的,酒香也怕巷子深,乔布斯的产品伟大,但是他也同样是营销天才,马斯克也一样,人家用一个推特账号,就解决了很多传播问题。
现在人人关注新能源汽车,我坐电梯,清洁电梯的大妈刷手机都在看雷军玩赛车,这已经是全民话题。
以前大家卖车喜欢提驾驶感,但是未来的趋势已经很明显,自动驾驶是不可逆的一个必然结果,现在在高速上,大量的人已经把驾驶的90%工作交给了智能驾驶,如果这个时候,还在一味地强调不会驾驶就不配评论车,这就属于典型的杠精。
理想和华为,已经让智能座舱这件事变成了买车很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所以不会开车就不能评价车的思路,对于很多不开车只坐车的人来说,就很不公平。
按照不开车就不能参与车圈的逻辑,我在曼谷搞快闪车展,就是傻X聚会,因为我也很多年不开车了,我们这些人就不能谈车圈的品牌,车圈的产品?这不是妥妥的绑架?流量是公平的,别眼红。
很多车企是说一套做一套,要求媒体站队,用强硬的方法去解决负面问题,嘴上说一套桌下干一套的事情,比比皆是。
车圈现在聚合了太多的关注度,媒体数量也太多,我承认有很多道德沦丧之徒,但是也不能以偏概全,完全靠某些特殊能力与大家打交道吧?
比如我,从来不写几个企业的负面问题,因为他们是出了名的能力强,我不想自找麻烦,你们厉害,我躲。
我之前写过一些文章,说车圈的营销传播做得太烂,传统思维固化,应该多去互联网行业取取经,挖挖人,结果遭到了很多传统汽车人的反驳,他们认为车企动辄几个亿的传播,是体系化的,具备超强逻辑性的。
但是,事实大于雄辩,嘴是硬的,身体是诚实的,我们不妨看看,现在这么多新能源汽车的传播一号位,还有多少是传统汽车人,这些公司的业绩又如何,答案一目了然,我就不一一列名字了。
新能源汽车,其实最大的误区就是新能源,如果电车和汽车相比,仅仅是能源的切换,这不叫物种变更,真正让新能源汽车实现物种变更,完成诺基亚和iPhone区分的,是因为智能。
在美国,特斯拉早期没被马斯克收购之前,是一家传统电车,随后,我们看到了具备智能驾驶和智能控制的新物种,马斯克是从哪里跨界来车圈的?互联网。
在中国,同样如此,新能源汽车最具代表性的蔚小理,他们在特斯拉的智能毛坯车的基础上,又折腾出来了意义更加丰富的智能座舱,彩电冰箱大沙发,更加丰富了智能的含义,这三家企业的创始人,李斌、何小鹏、李想是从哪里跨界来车圈的?互联网。
很多人喜欢把新能源汽车混为一谈,我觉得这不对,因为在新能源汽车赛道里面,还是有本质区别,比如说比亚迪、长城和吉利,他们的新能源汽车我愿意称之为传统新能源车,而蔚小理、华为、小米我更愿意称为智能新能源车。
当然,传统新能源车现在也在拥抱智能新能源车,但是这种拥抱是主观想法,在做动作的时候,依旧会变形,这是基因问题。
比如,比亚迪现在在全球市场抢份额,用的依旧是传统汽车的性价比路线,是丰田和大众的思维,绝对不是特斯拉的思维。
所以,当新物种才谈论未来市场人工智能无人化的趋势时,传统车企会继续跟你谈,车的机械性能和安全性能,大家都没有错,只是各说各话,思维模式不一样。
诺基亚当年做错了什么?他们提供各种各样价格位的产品满足市场,从几百到上万,全方位覆盖,蓝色巨人,结果一夜之间,被一款手机彻底打败。
商场上,我们看到的是生意的成败,背后其实是创始人以及一个企业的认知成败,在不同维度上考虑问题,高纬度的人哪怕执行力差了点,最终也能轻松打败低纬度执行力超强的人。
我们今天的新能源汽车在实现智能化的道路中,底层的几套技术,是谁来支撑?高精地图、自动驾驶、车机系统、语音交互、车联网系统甚至车和家系统,如何实现?强大的软件开发能力。
传统车企的技术逻辑,90%的重心在硬件上,底盘、动力系统、操纵性、安全性等等,所以传统的造车思路,软件的占比最多10%。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买了新能源智能汽车之后,再也回不去驾驶传统燃油车的原因,这是两种东西,你用了iPhone,就不可能再回去用诺基亚,所以中国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10%之后,就突飞猛进到50%以上,这个数字未来会像智能手机一样,成为99%。
在中美都一样,没有强大的互联网软件开发能力的介入,哪怕是新能源汽车,也无法实现物种的变迁。
互联网思维的特点是,敏捷开发、用户体验、巨婴思维、开放式、数据导向,为什么极氪现在可以一年更新三代产品?这是典型的互联网敏捷开发思维,只是有点过度了。
彩电冰箱大沙发的底层逻辑是什么?用户体验思维,你说淘宝、京东、拼多多这些年除了在价格层面比拼之外,拼什么?很显然就是用户体验,送货速度、售后服务、信誉体系等等。
智能化的结局是什么?释放人的劳动,现在所有新能源汽车为什么都在押注无人驾驶,在做智能语音系统?这都是巨婴思维,让用户成为巨婴,智能化产品帮助你解决问题。
开放式,这个我就不用说了,特斯拉做得牛逼的一点是什么?开放了所有的专利给友商。安卓的核心思维是什么?开放。我们现在的车圈,距离开放还很远。我在办这次泰国快闪车展的时候,其实充满了艰辛的痛苦,因为在泰国大大小小有起码八家车企有生意,但是我最后只聚集齐了一半,因为很多车企嘴上说中国汽车在一起,但是事实上,根本做不到,因为他们总想高人一等,如果在活动中,不是绝对的主角,就一定不会参与。
数据导向,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理想的广告传播体系要比传统车企的精准很多,因为他有一套很好的数据评估体系,不会像传统车企,整天被各种牛鬼蛇神里应外合骗取大量广告费。
曼谷的这场快闪车展,其实就是一场互联网和新能源汽车的融合,周鸿祎是互联网的企业家代表,参会的大V们有来自AI领域的,有来自车圈的,还有财经圈的,我十七年的互联网领域的客户服务经验,我们都与汽车圈没有强关联,但是,最终这个活动还是办成了,而且皆大欢喜,在泰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现场来了三百多人,一百多家媒体报道。
最重要的是,我们真的把车也卖出去了,广汽昊铂HT现场就产生了第一位泰国车主,多位泰国商界人士要团购,AWC集团六位高管,深度咨询小鹏G6的情况,表示要下单购买。
中国互联网的习惯,正向一种新的基因,在中国新能源车圈扩散,我们能够看到更加包容的市场态度,更加迅捷的产品迭代,更加具有用户洞察力的产品思维,当然也有更加疯狂的价格战,好的坏的,一模一样的在传染过来。
这两个领域的人才也在极快速度的交融着,越来越近,越来越像,中国过去的二十年经济主角是互联网,未来二十年的主角无疑是新能源。
挺好的,我这种小卡拉米的一个痴人说梦,也能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新能源车圈愿意为梦想买单。long8国际官方网手机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