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工业生产应对高温挑战

 

  今年入夏以来,全球多国气温都出现了历史峰值,我国多地也遭遇持续性高温。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也给企业运营和工业生产带来较大压力。高温对工业经济的影响方式和作用程度如何?工业应对高温冲击的长期策略和系统路径有哪些?

  在所有影响工业生产的因素中,异常气候尤其是持续性高温的冲击范围最广、波及时间最长,它不仅会对劳动力和机器等生产要素产生直接影响,还会导致能源供给压力剧增与产业协同难度加大,从而给工业生产带来冲击。

  在“人”的层面,高温会显著降低劳动生产率。大量研究表明,持续高温会影响劳动者身心健康,从而降低劳动参与度和积极性,生产效率也会由此下降。在工业生产中,一些需要长期露天作业或本身就处于高温工作环境中的产业,其生产过程更易受高温天气影响,也不可避免地拖累劳动生产率。

  在“物”的层面,高温会大幅增加机器设备维护成本。大多数工业生产都有大量机器共同参与。高温天气持续,一方面会提高损耗率从而缩短机器设备寿命,部分对气温条件要求较高的机器设备,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也会大受影响;另一方面机器设备运转所产生的热量叠加高温,要求企业实施更大力度、更大范围、更长时间的降温,将显著增加企业生产成本。

  在“能”的层面,高温会影响工业生产能源供给。伴随气温飙升,最大电力负荷快速攀升。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7月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14.51亿千瓦,为历史新高,比去年最大负荷增加1亿千瓦,多个区域电网及省级电网负荷多次创新高,电能稳定供给面临巨大压力。我国工业用电占社会用电量的比重长期在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用电大户”。持续高温导致工业用电用能需求额外增长,可能会以“错峰生产”等形式对工业经济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在“链”的层面,高温会对上下游产业间的协同合作带来一定冲击。现代工业的平稳发展,需要以上下游产业间的深度协同为前提。然而,即使处于同一地区,高温天气对原材料、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等上游产业,机器与装备制造等中游产业以及各类消费品制造的下游产业,影响程度截然不同。这种差异会通过能源供给的波动性、投入产出的失衡性、成本上涨的连锁性等方式传导,对整个工业体系的稳定发展带来较大压力。

  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高温冲击既具有一般性也有特殊性。有效应对高温带来的负面影响,需坚持长期视角、辩证思维和系统观念,精准把握三对关系。

  既要应对当期挑战,也要立足长期趋势。持续高温天气的出现及其对工业生产的冲击,已非当期或短期现象,而是将持续多年的长期趋势。因此,应对高温对工业经济的挑战,既要考虑短期举措,也要从更为长远的角度全方位增强工业经济体系应对高温冲击的能力和韧性。

  既要防范负面冲击,也要看到有利影响。持续高温固然会对部分产业的正常经营和成本稳定带来较大压力,也要看到高温会直接带动与降温相关产业的发展,还会促进能源开发、储存、运输产业和技术发展。

  既要关注重点环节,也要强调系统机制。高温可以从不同层面对工业经济产生影响。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根据不同产业、不同领域、不同环节受高温冲击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方案;另一方面也要强调系统思维,关注高温对工业经济冲击的系统传导机制,从劳动力、机器与能源的稳定供给到工厂生产环境的有效降温,再到不同产业的深度协同等领域同时着手,加快构建应对高温冲击的系统机制。

  持续高温对工业经济运行是一场系统性的压力测试,有效应对高温的负面影响,需要针对不同领域的特定难题、回应不同环节的差异化需求,同时发挥多个主体的共同作用,确保工业经济持续平稳运行。

  龙8long8中国

  立足长远,加快制定系统性的高温应对规划。针对高温将长期持续的趋势,应考虑制定工业体系高温应对规划。前瞻谋划上,在重点行业和地区建立气象监测系统,实现对高温天气的实时预警和准确预测;空间布局上,增加湿地、绿地和水体面积从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建设上,加快推进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统一监测能源网、物流网、产业网、交通网的运行情况。

  立足生产,提高生产要素与生产环境的气候韧性。应对高温对工业生产的负面影响,一方面要保障生产要素在高温条件下的正常运行。对劳动者可采取发放高温补贴、增加轮休假期、强化防暑医疗等举措,同时可在大规模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中引入更多能够适应高温压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设备。另一方面要系统优化工厂生产环境。针对受高温冲击明显的产业和工厂,要引导高温敏感型的企业和产业采用绿色环保降温材料和技术,对厂房、车间及其他工作场景进行优化改造,最大程度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立足安全,确保能源供给的稳定性与精准性。应对高温天气导致的用电用能需求上涨,要发挥国有大型能源企业对能源供给保障的“压舱石”作用,综合利用风能、太阳能、水电、火电、核电等各类能源。同时,要追求能源供给的精准性,大力发展和培育新型储能、区域电力互济、虚拟电厂等新技术,通过削峰填谷重新匹配电力供需。

  立足整体,实现上下游产业协同联动发展。针对上游产业,应密切关注煤电价格波动情况,确保实现大宗原材料、能源物资的正常供应;针对中游产业,根据各地产业结构进一步强化细化产业用电用能的统筹调度工作机制;针对下游产业,聚焦销售与运输堵点,推动实现重点工业行业的产销平衡。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