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2020中国数字城市大盘点:三大解决方案 六大经典案例
近年来,数字城市建设在全球范围内方兴未艾。在数字城市的建设大潮中,中国的成绩更是格外耀眼,特别是对疫情防控和后疫情时代经济的复苏发挥了举世瞩目的作用。
在12月初举行的2020(第六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上,上百家相关企业和用户参会,展示了上千项智慧“黑科技”,涉及城市大脑、智慧物联、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众多领域,以华为、阿里云、中国系统为代表的国内厂商在新型数字城市建设和运营领域十分活跃。其中,隶属“国家队”的中国系统在2020年低调拿下多个大标,成为引发行业关注的“黑马”。
进入2020年以来,各地纷纷加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数字城市成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集大成者和最大的服务对象。
根据IDC发布的《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今年全球数字城市相关技术支出预计将达到约1240亿美元,比2019年增长18.9%。其中,中国市场支出规模将达到266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二。可以预见,在新技术、新产业形态的催熟下,我们生存的城市空间正在从智能化向智慧化持续进化,而在“新基建”之上发展的智慧城市则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集群,也将进入交互联接、系统整合、生态共融的“下半场”。
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众多企业纷纷入局。这其中包括了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系统)、阿里、华为为代表的大型科技企业,以及聚集于某些细分领域的中小科技企业。
而说到数字城市建设的范例,不得不提到阿里云的城市大脑、中国系统的现代数字城市,以及华为的城市智能体。为此,我们整理了这三大解决方案的最新成果,从技术概念、场景应用、典型案例,以及落地项目等角度进行盘点,希望对各地区数字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实施提供参考。
2008年,IBM首次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智慧城市应运而生。2012年我国正式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并于当年宣布了全国90个智慧城市试点名单。随着时间推进,实践逐步深入,智慧城市的理念也随之升级,城市数字化转型进入高速发展期。
阿里云“城市大脑”诞生于2017年,在问世之初主要服务交通行业,以实现AI信号灯和交通事件自动识别及处置为目标,从通行疏导和事故处置方面进行路面交通通行效率的优化。如今,城市大脑已经发展为支撑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基础设施,利用丰富的城市数据资源,对城市进行全局的实时分析,即时修正城市运行缺陷,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治理模式、城市服务模式和城市产业发展的“三突破”。
针对数字城市的“数据”应用,在2020年9月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依托5G优势,将数字城市解决方案全面升级为“城市智能体”。华为认为,在智慧社会,数据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需要通过“任意对象和信息的数字化”、“任意信息的普遍联接”、“海量信息的存储和计算”的关键共性数字基础设施,把数据资源变成“智源”,需要多种ICT关键技术形成一体化协同发展,以智能交互为感知系统、以高速联接为神经传导系统、以云上部署的AI为中枢系统,形成具备立体感知、全域协同、精确判断和持续进化的、开放的智能系统,成为一个类似人的智能体。
而作为新入局者,中国电子在2019年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率先提出“现代数字城市”的理念和建设思路,践行“安全为先、需求牵引、数据赋能、迭代发展”的现代数字城市核心理念,以安全为刚需和抓手,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服务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现代数字城市发展的“中国方案”。这一理念的践行者是中国电子旗下数字与信息服务板块核心企业——中国系统,其提出的能够迅速落地的“云+数+数字化咨询+解决方案”服务架构,与其他厂商相比,更加突出技术“安全”牌。
城市大脑、城市智能体、现代数字城市,理念的升级离不开各家企业深厚技术积累和对数字城市的创新实践。
其中,中国系统依托中国电子完全自主研发的“PKS”体系,为现代数字城市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云+数+数字化咨询+解决方案”的全流程支持,通过PKS底座、中国电子云以及数字城市业务管控中台组成全链路现代数字城市解决方案。
底层:中国电子云采用基于国产自主PKS基础安全架构,即被誉为“中国架构”的“PK”体系(飞腾CPU+麒麟操作系统)加“S-Security”立体防护的安全可信链。中国电子云国际首次采用CPU内置可信技术,首次采用内存内置物理防护技术,终端统一安全中心、云端统一安全管控。相关技术已连续三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数据治理层面,中国系统提出“一库双链”,“一库”即数字金库,是在统一建设数据资源池基础上,通过数据汇聚、治理与融合,以及数据的规范化管控,形成全域可用、可管、可溯的数据资产体系。“双链”是“数据资产链”+“据价值链”,即助力合作伙伴搭建完善的数据治理体系,涵盖数据集成、数据治理、数据分析、数据服务等数据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提供与业务场景相结合的数据产品与数据服务,让数据成为推动业务增长的引擎。
业务层面,通过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城市门户APP,提供一体化协同办公、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共治、数字产业、数字园区等服务,搭建完整的现代数字城市治理体系。
阿里云城市大脑的总体架构同样也分为三层:底层由基础的感知平台和城市计算平台组成,提供数据采集、存储、计算的基础能力;中层由数据资源平台、智能服务平台和行业引擎组成,形成完整的城市数据智能操作系统,底层数据在这里进行汇聚和处理,经过一系列智能算法和模型计算,形成可支撑不同行业、部门的智能引擎,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大脑以数据和智能为核心,形成对上层应用的智慧化赋能支撑;上层由面向各行业和领域的智能应用所组成,围绕“优政、惠民、兴业”三大领域,建设数据智能应用,全面促进政府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华为城市智能体最大的特征是云网边端协同,其一体化智能系统包含了“智能交互、智能联接、智能中枢、智能应用”四部分。
智能交互,联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让资源、数据、软件和AI算法在云边端自由流动。
智能中枢,是智能体的大脑和决策系统,基于云基础设施,赋能应用,使能数据,普惠AI,支撑全场景智慧应用。
智慧应用,通过政府、企业和行业参与者的协同创新,加速ICT技术与行业知识的深度融合,重构体验、优化流程、使能创新。
数字城市的技术体系往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对于普通百姓、城市管理者来说,最容易感受到的则是“智慧的场景”。
阿里云的城市大脑打通融合了交警、交通、城管、医疗、应急、环保、消防等多部门数据,并在交通治理、环境保护、城市精细化管理、区域经济管理等领域进行了诸多有效探索。
中国系统现代数字城市解决方案支持城市综合管理、数字交通、应急管理,以及金融、能源、制造等重点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而华为智能体与城市治理、公共服务、行业、企业等领域知识相结合,打造新型城市、行业和企业一体化协同智能系统,解决企业和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社会经济问题。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如何根据城市的“个性”进行赋智,是数字城市规划、建设的核心问题。这也意味着,数字城市建设在不同的城市会激发出不一样的数字活力,在场景上突显差异。
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的杭州,曾经的上下班高峰期堵车非常严重,阿里云城市大脑于2016年在杭州打造了智慧城市交通管理的经典案例。受益于城市大脑,杭州交通效率不断提高,在全国最拥堵城市排行榜上,杭州从2016年的第5名到如今的榜上无名。
别称“椰城”的海口是典型的旅游城市,海量游客带来了巨大的交通压力,经过阿里云城市大脑的管理和优化,做到居民出行全程绿灯,每天的早晚高峰期车辆平均行驶速度提高了7%,行车耽误时间降低了11%左右。“椰城市民云”聚合了海南62个省市部门、16个国有企业的472项掌上公共服务,惠及市民和游客已突破163.5万。
中国系统打造的“天津红桥区社会治理一体化管理平台”,以全科网格融合和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为依托,整合包括党建、综治、城管、公共服务多部门资源,形成社会治理“一张网”,实现区、街道、社区三级业务应用全贯通,为百姓提高办事效率40%,居民投诉率和报警率降低30%,节约了大量社会治理相关的人力成本支出、重复建设开支和群众服务开支,让“老城区”实现“新治理”。
在“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示范城市”银川,中国系统建设的“银川城市大脑”,以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为枢纽,以“i银川”一网通平台、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信息平台、12345便民服务平台、一体化联合指挥平台等6个市级指挥调度平台为基础,以三区两县一市6个分中心为拓展补充,搭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一中枢、六平台”城市运营管理多层指挥体系和城市精细治理体系,实现46个委办局数据归集、2.5亿条数据治理、17878路视频接入、56条热线整合以及精细化城市治理大联动场景应用。
深圳市政府与华为联合打造了“鹏城智能体”参考架构,提出未来城市将是一个各系统生长、融合、迭代的生命运行体系。目前,深圳有98%的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了网上办理,约95%的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了“零跑动”;通过建设全市AI 智能信号灯控“一张网”等智慧交通服务,城市高峰期机动车通行速度提升10%;智慧机场建设全面实现了刷脸登机和机位智能分配,机场出港航班准点率达90%,位居全球大型机场前列,旅客平均等待时间缩短近40%。
在珠海,通过“平台+应用”、“创新+创业”、“产业+生态”3个层面,华为与珠海政府共同打造“四中心一平台”,即建设珠海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云计算数据中心、人才培训实践中心、数字经济产业及智慧城市展示中心、打造人工智能云平台,从而支撑珠海市发展数字经济、新兴制造、消费升级产业。
除了这些已建成的案例,随着疫情的过去,数字城市建设在今年下半年也迎来一波高潮,中国系统现代数字城市、阿里云城市大脑和华为城市智能体都赢得大量地方政府的青睐,成为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供应商。据公开数据的不完全统计,作为行业新入局者的中国系统在2020年下半年迅速抢占市场,尽显黑马本色。
7月21日,中国系统中标武宁县数字城市一期项目,项目金额约8865万元。
9月8日,中国系统旗下中电智开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署“华中产业云”合作协议,项目金额约2.5亿元。
9月21日,中国系统中标南昌市新建区“数字新建 智慧城区”一期项目,中标金额1.7997亿元。
10月24日,中国系统中标宁波市鄞工大数据业务及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运营项目,中标金额4.596亿元。
10月27日,中国系统中标商丘数字城市一期建设运营项目,中标金额约2.1亿元。
10月27日,中国系统与德阳国资委联合成立的德阳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中标德阳市智慧城市和大数据管理运营中心项目(数字底座),中标金额9157万元。
11月23日,中国系统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资成立中电智开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中标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数字开发区”一期建设项目,中标金额4.02亿元。
12月11日,中国系统中标天津市西青区大数据中心项目第一标段(数字底座),中标金额11000.4763万元。
12月16日,中国系统与遂宁兴业、遂宁天一共同出资设立的遂宁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中标遂宁市智慧中心建设项目,中标金额7797万元。
6月24日,阿里云中标浙江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浙政钉、政务云等项目,中标金额约2.3亿元。
6月29日,阿里云中标上海市公安局智慧公安综合服务平台(科技处)能力支撑配套项目,中标金额478万元。
8月18日,阿里云中标荥阳市城市大脑智慧交通建设项目,中标金额600万元。
9月17日,阿里云中标重庆江北智慧城市管理系统三期项目,中标金额1886万元。
10月22日,阿里云中标南京鼓楼智慧城管二期建设项目,中标金额719万元。
10月23日,阿里云中标海南省财政厅“智慧财政-政法资金管理系统”项目,中标金额1080万元。
12月7日,阿里云中标青岛市公安局“智慧公安”项目,中标金额3.56亿元。
12月8日,阿里云中标南岸区智慧社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中标金额3546万元。
6月4日,华为中标六安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云服务项目,采购预算金额 8550 万元。
8月26日,华为海洋中标博兴县新型智慧城市(一期)数据中心及数字平台建设项目,预算金额 6494.80 万元。
12月4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标许昌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一期)项目,中标金额3.21 亿元。long8国际官方娱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