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最新报告:北京、上海、深圳位列城市数字产业发展综合表现前三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日讯 随着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数字产业发展迅速,数字经济成为城市和区域发展的重大契机。哪些城市表现优秀?哪些城市群协同效应较强?不同的城市和区域该如何搭上数字红利的快车?近日,龙8long8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跨学科交叉平台联合发布了《中国城市数字产业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从城市层面对我国五大类数字产业的区域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
该报告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为基准分类,与中关村易创合作,以产业知识图谱工程为依托,以企业发展的微观数据为基础。《报告》显示,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综合表现来看,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具体而言,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南京、合肥、武汉、苏州、成都等城市居于前十。排名前30的城市中,北方地区和西部地区主要是各类资源集中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例如北京、天津、沈阳、成都、西安、重庆等。
从数字产业化水平来看,排名前30的城市与综合结果存在一致性,同时也有一些城市在数字产业化发展中表现突出,例如池州和惠州等城市。从产业数字化来看,其排名与数字产业化有相关性,但也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常州、贵阳、昆明、南通、嘉兴等城市均进入前30。整体评价结果显示,数字产业发展在城市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
从城市群来看,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内部整体发展水平较高,协同效应较强,京津冀内部发展不均,滇中、哈长、山西中部等“头雁”效应显著,山东半岛、粤闽浙沿海等潜力较大,呼包鄂榆、天山北坡、宁夏沿黄整体发展有待提升。
《报告》指出,从产业数字化发展情况来看,智能制造是所有城市中数字化融合较好的产业,数字社会、数字金融、智能交通以及数字商贸等也表现出了较快的发展趋势。在城市群中,珠三角、长三角、山东半岛、京津冀等数字化渗透程度位居前列,长江中游、成渝与第二梯队城市群等处于中等水平,呼包鄂榆、滇中相对靠前,其余第三梯队城市具有较大的发展潜质。
《报告》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由于数字经济产业具有的高创新性、高溢出性特点,使得其不仅本身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能够使整体的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因此,经济落后地区可以挖掘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通过有效的数字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合理布局本地区的经济图景,激发本地区经济增长新动能,促进本地区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使得数字化技术成为区域间均衡发展的力量。
第二、大力促进城市群内部的数字经济产业协同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的空间溢出效应,带动整个城市群的共同发展。例如,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的大部分城市数字经济产业综合发展水平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城市之间彼此促进,形成了良好的协同发展格局。相比较而言,京津冀城市群内部之间差异显著,北京和天津虽然集中了优势资源,但对河北省各城市的正外部性还比较弱,尚未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而数字化技术的特点使得其有助于打破城市之间的资源壁垒,实现跨城市的协作,为突破京津冀城市间的协同发展困境提供了可行途径,因此,政策制定应充分考虑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契机。
第三、从国家层面来看,数字产业发展的整体布局需考虑不同地区的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当前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水平高、研发力量雄厚、创新能力强的经济发达地区应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关键数字技术的攻关上;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水平较差的不发达地区应根据本地区产业特点,推广数字技术的应用,促进数字技术的渗透和融合,搭上数字红利的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