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数字孪生城市 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座谈会在京举办

 

  long8国际官方网手机版app2月26日下午,“建设数字孪生城市 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座谈会在人民政协报社举办。10余位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及业界代表围绕主题进行交流探讨,建言献策,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数字孪生是通往智慧城市的重要技术路径。2021年3月,《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为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提供了国家战略指引。此后,国家陆续印发了不同领域的“十四五”规划,为各领域如何利用数字孪生技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

  什么是数字孪生城市?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原专职副主席赖明在发言中给出明确答案——数字孪生城市技术作为新型数字化理念的技术载体,以数字与城市的集成融合为基础和核心,通过在数字空间实时构建城市及其事件的精准数字化映射,采用数据整合与分析预测来模拟、预测、分析、控制城市运维的全方位、全生命过程,最终形成对城市及其事件智能决策的优化闭环。

  近年来,数字孪生城市技术在城市治理中快速发展,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更加准确、全面、实时的信息,帮助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大幅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精度,降低城市管理的成本和风险,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交通服务、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社会治理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但目前数字孪生城市技术在城市治理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重视的问题。”赖明建议,强化数字孪生城市自上而下的规划与自下而上的实施; 加强法律法规和标准化体系建设;着力提高数据质量和数据安全;降低技术门槛和成本; 加强协同和共享。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院研究员曲伟介绍,“数字孪生”最早出自航空航天领域。2009年,美国空军实验室提出了做飞行器的数字孪生体的概念。2010年,美国NASA对数字孪生技术进行了深化,比如建模仿真、信息技术和处理以及材料、结构、机械系统和制造两张技术图当中直接提出了数字孪生体的名称。

  数字孪生主要是干什么呢?曲伟说,这涉及到多物理量、多尺度。交通问题不只是一个行业的问题,涉及到调度、安全、疏导、应急等。比如,一个人出门上街以后,会受交通、人流等环境影响,同时也影响别人。上街的人多了,例如春节庙会,模型的实用性就会显现。要把问题描述清楚,需要多数据要素,而数据要素采集涉及到传感器、手机、摄像头等分布密度,环境温度、大气数据、卫星等也把数据反馈到城市智慧中心,这相当于智慧大脑,根据模型算法再把数据反馈到决策部门,实现快速决策,及时产生应急预案,快速响应,就形成了城市的智慧化,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提到‘三高’,即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这‘三高’与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是密切相关的。这也是今天研讨会的主题‘建设数字孪生城市、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重要意义所在。”曲伟表示。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安全生产科学院名誉院长、首席科学家张兴凯以“让数字孪生技术在建设韧性安全城市中发挥更大作用”为题进行发言。对于如何用好数字孪生技术,加快建设韧性安全城市?张兴凯建议: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城市重大灾害事故情景,基于情景开展安全应急宣传教育,融入情景进行灾害事故演练;编制面向街道乡镇和小区等基层现场的应急处置预案,开展城市应急疏散场所的评估,用数字孪生技术将应急预案和疏散场所电子化、可视化,形成孪生基层应急预案和孪生疏散场所;建设面向现场实战的城市应急调度指挥中心,用数字孪生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强化城市应急指挥调度中心的功能和能力;用数字孪生技术开展城市安全风险防管控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宝荣在发言中介绍,甘肃省各部门和市县两级政府整体联动、密切配合,积极探索数字政府建设新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西北实际、技术架构一流、特色应用鲜明的数字政府建设新路径。但对照国家的总体部署和发达省份的智慧城市案例,仍然存在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产业规模小和发展不均衡问题等问题。黄宝荣建议:完善新型基础设施,支撑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涉及到大量的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以确保城市的数字模型能够准确反映现实世界的运行状态。这些数据需要通过高效的算力网络系统进行整合、存储和分析,以支持数字孪生城市的构建和运营。”

  黄宝荣还建议,整合利用现有数据,深化城市数据融合应用;优化新型智慧城市生态,提升数字赋能产业能力。“建议国家从产业安全角度考虑,引导央企、科研院所、产业基金等国有资本在甘肃布局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项目。实施数实融合提质增效行动,通过外部资源引聚提升产业创新水平、提高城市活力,为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提供新动能。”黄宝荣说。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

  “我来自交通部门,毫无疑问,城市智慧交通发展是建设数字孪生城市、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场景。”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在发言中谈到,城市智慧交通发展不是交通部门一家的事,不能各部门条块分割、各行其是,这就有赖于整个城市治理现代化一盘棋这一现代产业体系和良好产业生态的建设。因此,建设数字孪生城市、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生命线在于提升发展理念、完善产业政策、营造产业生态。

  王先进强调,提升发展理念,要以新质生产力理论作为指导,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完善现代产业体系。

  王先进还谈到,数字孪生技术在智慧城市交通领域的应用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数据采集与处理的难度较大、数据确权与共享机制及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问题突出、技术标准与规范体系尚不完善等。这些挑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克服和解决,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完善政策法规、推动产业协同等方式,为数字孪生技术在智慧城市交通领域的广泛应用创造更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新明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新明在视频发言中谈到,建立整个城市的数据映射,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无疑符合“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布局,也能为城市治理现代化赋能。“非常期待数字孪生城市的建设,能将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也特别期待在城市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王新明说,要做到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必须有数据支持,有综合各方面数据的模型支持,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王新明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基础扎实,稳定、成熟的城市数字孪生体;发展自有技术,核心工具和软件要做到自主可控,在相关领域培育出我国最有特色、最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拓展和集成成功应用的场景和案例,不断推进城市数字孪生体在城市治理现代化中发挥实效。

  “搞数字孪生,特别是城市的数字孪生,交通、水利、住建、园林、市政方方面面,这些数据很难打通。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学及水资源学家王浩抛出了这样的问题。他还提到,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最大的一个问题,给什么人用?什么人能看?什么人能掌握这套建好的数字孪生城市?这个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对此,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吴志强建议,国家要加强顶层设计,打造一个安全性的数据平台,真正能够解决数据孤岛和“数据烟囱”的问题。实践证明,数据汇聚到数字孪生城市之上,对于提升整个政府的管理效率,提升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凯则表示,随着《数据安全法》和2022年“数据二十条”的实施,我国各地都成立了大数据局,将原来分散的数据统一标记、统一入库、统一管理、统一提供服务,数据融通和治理开始走向快车道。陈凯还呼吁,各行各业共同努力,开放数据,贯通场景,对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予以支持。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王建强从智能网联汽车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应用以及相关挑战进行分享。他建议,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城市道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构建车路云一体化的全要素智能网联汽车架构;加强对智能网联汽车、数字孪生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攻关,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建立健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制度,确保数据安全可控。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构建城市级数据资源体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借助国际标准带动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

  同济大学博士后、浙江大学博士后,正高级工程师杨宏旭说,根据2023年的统计数据,全国半数以上地级行政区已经开展数字孪生城市的相关建设。在数字孪生城市迅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被暴露出来,例如使用国外建模软件不利于我国核心数据安全保护,同时,国外建模软件使用成本高,相对于我国巨大的数字城市建设规模而言,难以承受。可以说,建模软件已经成为一个关系行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加强国产化软件的研发推进,支持符合中国海量数字城市建设需求的高效建模软件,拥有自主可控的底层工具,势在必行;找到更符合中国数字城市特色的城市建模软件,推动相关行业实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刻不容缓。

  杨宏旭建议,明确政策导向,支持和引导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加强推动底层建模软件国产化建设及应用,提升国产化软件的市场应用水平;加强人才培养,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数字孪生国产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最后一点,要注重实际应用,在数字孪生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地方为了数字而数字,忽略了与行业应用相结合的初心,空喊数字孪生而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希望各地深入了解行业的需求和重点,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应用数字孪生技术。”杨宏旭说。

  探索人工智能新型安全挑战与创新应用赋能——学会服务365TALK品牌沙龙走进瑞莱智慧

  学会大咖谈|中国力学学会冯西桥:发挥学会优势,让科学研究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

  学会大咖谈|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魏均民:推动平台建设和集约化发展,向期刊强国迈进

  当今世界面临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短缺等挑战,如何把二氧化碳转化成对人类有意义且有市场价值的物质?人工合成淀粉项目便是其中一个尝试。

  随着全球对绿色能源需求的增长,太阳能光伏技术正迅速发展,其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高效率和低成本而备受关注,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下一代光伏技术”。

  对于医学院校而言,要在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加强新医科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增强系统观念和前瞻思维,把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要求下,学科交叉研究成为促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举措。

  在众多锂电池阳极材料中,锂金属阳极因其具有最高的理论比容量和低电化学电位而受到持续关注。

  但Numina团队在获奖后表示,要解决更难的数学问题,仅靠语言模型可能还不够。英国伦敦数学科学研究所何杨辉称,AlphaProof这样的系统对于帮助数学家证明问题很有用,但它无法帮助研究人员确定需要解决和研究的问题。

  中国在参与建设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近日,中方向国际组织平方公里阵列天文台(SKAO)实物贡献的首批SKA中频天线结构,在河北石家庄完成出厂验收,启程运往位于南非卡鲁地区的SKA中频天线

  记者近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取得重要成果,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国家林草局与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所在省份建立了联席会议协调推进机制,共同研究问题、部署工作。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具有技术属性与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点,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风险和挑战。适应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人工智能发展态势,健全纵向有机衔接、横向有机联系的监管网络,将安全治理嵌入研究开发应用的全过程。

  中国石化“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工程首站。今年6月,正理庄油田生产区已累计注入二氧化碳90万吨,有21口油井实现自喷,日产原油从220吨提升至415吨。

  7月31日,国网新源新疆阜康抽水蓄能电站4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新疆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我国西北地区首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发电,将有效助力新疆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

  8月1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发布消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航空遥感系统近日成功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御道口牧场等地开展“植被与土壤的水分遥感试验”。

  8月1日21时1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2星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

  弹跳、腾空、旋转、稳落……巴黎奥运会体操跳马项目是技巧与力量的完美结合。目前,除了体操项目,“时间切片”技术也在巴黎奥运会跳水、乒乓球等项目的赛事转播中得到全面应用。

  钟崴提到的“工作”,即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选聘“周末工程师”活动。银川市此次选聘的“科技副总”和“周末工程师”,合作企业共93家,涉及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多个产业领域。

  暑假期间,各地公共文化机构精心策划、用心准备了别开生面的“科技大餐”,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助力涵育创新文化。

  西湖大学副校长邓力团队在有机小分子催化实验中,实现转化数(TON)1∶100万,即1个催化剂分子,完成100万次催化。据了解,由于这种有机小分子催化物改变了科学界对小分子催化剂和生物酶的传统认知,研究团队将其命名为“小分子酶”。

  研究团队认为,刚果和圣佛朗西斯科克拉通(前寒武纪形成的稳定陆块)的碰撞及合并成一处,产生了独特且丰富的水下火山活动。尽管第一次产生的复杂生命未能在全球“遍地开花”,但第二次进化创造了人们今天在地球上看到的动物多样性。

  3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及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进展。在中医药国际标准方面,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已发布中医药国际标准112项,包括中医术语类、医疗器械类等内容。

  智能技术进入高速发展期,随着ChatGPT、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突破性进展,人工智能加速渗透到军事领域的各个角落,智能化战争已经成为未来战争的重要趋势。 碳纤维复合材料既是实现高隐身性能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材料,也是衡量武器装备系统先进性的重要标志。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