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加快规模化应用

 

  在位于浙江省东阳市的横店东磁太阳能电池片未来工厂,AGV(自动导向车)穿梭在各个生产单元之间,承担了物流搬运的工作。胡肖飞摄(新华社发)

  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迅速,已经由夯基垒台的起步期加速转入规模化应用落地阶段。“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达1.2万亿元,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推动企业内外网络改进升级,跨行业跨领域平台达到28家,工业互联网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表示,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道路,在各方努力下越走越宽。

  “工业互联网对于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的成效非常明显,其应用深度已经从生产辅助环节的信息化向核心生产环节的数据分析优化拓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信通院”)院长余晓晖介绍,目前工业互联网在视觉质检、智能仓储、质量追溯、智能龙8long8排产、精益生产等8个场景中的应用占比超过50%,在优化工艺、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等建模分析类场景的使用占比大幅提升,范围从龙头企业向全行业覆盖。

  降低能耗、保障生产安全是石化化工行业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山东汇丰石化集团有限公司面临的痛点难题。中国电信以“5G+工业互联网”为技术支撑,建成安全环保应急一体化平台,利用5G网络将采集到的数据回传至边缘计算平台,统一执行安全、环保、消防、应急等功能,为汇丰化工新材料产业园打造数据资源管控体系,实现整个集团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提升安全风险防控预警能力。

  “‘5G+工业互联网’正成为我国产业数字化和5G规模商用的新名片。一方面,通过建立透明协同高效的生产运营体系,推动传统产业从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进而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另一方面,以5G工厂等中国品牌为支撑,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完整产品谱系,为实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荣美说。

  在前不久举办的2023工业互联网大会上,首批20家5G工厂示范标杆发布,覆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原材料、消费品等重点行业。“5G工厂充分利用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打造新型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形成信息与运营深度融合、数据要素充分利用、创新应用高效赋能的先进工厂。”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曹蓟光说。

  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需要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汇聚80多个细分行业的2500家成员,成为工业互联网领域全球最大的生态合作载体。”张云明表示,来自工业、通信业、互联网行业的中央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发挥龙头引领作用。中小企业创新活跃,边缘计算、工业智能、工业大数据等领域创业企业超过3000家。

  在一汽集团红旗繁荣工厂的生产车间内,AGV(自动导向车)正快速有序搬运货物。碍于车间内部架构问题,部分区域存在WiFi覆盖盲区,而不同厂家的AGV采用独立组网形式进行部署,造成车间内网络干扰。为此,中国联通对车间进行5G网络改造,13台AGV在5G网络调度下运行状态良好,使其掉线%,提升车间运输效率。

  同样来自汽车行业的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保定自动化技术分公司(以下简称“精工自动化”)也遇到了网络部署难题。“传统汽车产线采用硬线铜缆接线方式,数据采集、工业控制都需要独立布线,投资成本高,施工周期长。”公司总经理李建和告诉记者。

  为此,2021年11月,精工自动化与中国联通、华为、上海勃敖自动化共同建立“5G-AURLLC工业应用研究实验室”,提升5G网络时延和可靠性指标,满足工业生产操作层需求。

  “我们联合产业界合作伙伴,包括科研院所、ICT(信息通信技术)企业、汽车制造商,共同探索和解决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南向实时控制难题,同时满足企业核心生产环节‘剪辫子’的诉求,有利于布局柔性化产线。”中国联通副总经理梁宝俊说。

  “工业互联网复杂性高、系统性强、技术难度大,广大市场主体和企业家要进一步发挥创造性,面向转型升级实际需求,建设覆盖重点企业、产业、区域的应用体系,营造企业闯、资本投、市场用的局面,合力构建促进工业互联网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张云明说。

  目前,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逐渐成熟,初步具备规模化应用基础。但受限于垂直行业壁垒,以及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资金压力,未来工业互联网向更多领域普及推广仍需破解不少产业难题。

  “应强化行业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依托链主企业平台,以业务为纽带实现平台在上下游企业的复制推广。鼓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链主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对技术、资本、市场、人才等要素集聚整合能力。”信通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长田洪川建议,要面向中小企业共性需求,创新培育标准化平台产品。鼓励工业互联网服务商面向中小制造企业定制低成本、轻量化解决方案。

  据余晓晖的观察,目前工业5G芯片、模组及网关价格已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中小企业预期,需进一步提升5G工业设备供给水平,加速提质降本。此外,“5G+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能力建设成效初显,应继续强化产业监测、人才供给、测试验证等方面的服务水平,推动关键技术在全产业链布局。

  业界专家认为,推动工业互联网在园区、产业集群深度应用将是其未来广泛推广的重点方向。在田洪川看来,应以园区为载体加快工业互联网在区域的落地赋能,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园区”“工业互联网+基地”等活动,聚焦园区、产业集群企业共性需求,引导平台提供技术工具、金融支持、数据分析、供需对接等服务。

  “当前工业互联网仍处于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关键阶段,希望产学研用各界加快构建技术体系、标准体系、产品体系,统筹推进,不断增强我国工业互联网技术产业供给能力,着力突破数实融合发展瓶颈。”张云明说。(李芃达)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深度融合科创生态——全国无党派人士考察团2024年度重点考察调研观察

  近期,全国无党派人士考察团围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创新生态建设”,在安徽开展2024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是在中国科协指导支持下成立的协同创新平台组织,由生态、环境、气象、地学、海洋、水利、农林等跨领域全国学会、行业领军企业、代表性科研机构和公益组织发起。

  屠格森与尹文英,又“吵架”了! “尹女士,请再仔细看看,你会同意我的看法。” “您知道,屠格森先生,不是一天两天,您也承认华蚖是很特别的,我有充分的理由坚持我的意见。”

  6月4日,携带月球样品的嫦娥六号上升器自月球背面起飞,随后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在嫦娥六号“挖土”的每一步,都有“关节肌肉”和“神经末梢”——航天电机的助力。它们大小不一、功能各异,

  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圆满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本次任务中,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精心设计的钻采和表采相结合的“挖土”模式,以及为嫦娥六号装备的“挖土神器”,包括钻取采样装置、

  芒种的“芒”指一些有芒的作物,如麦、稻、黍、稷等,这些作物种子壳上的细刺针状物称为“芒”;“种”,一为种子的“种”,二为播种的“种”。芒种是谷物生长的黄金期,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夏收、夏种、夏管交叉,简称为“三夏”。

  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地下溶洞采集鱼类样本时,发现了一种白色盲鱼,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结果,确认该鱼类为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龙州中华喀鳅”。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科研人员将龙州中华喀鳅归入中华喀鳅属,确定了其分类学地位,目前正在逐步开展相关研究。

  搭建广聚英才、集思广益、建言献策的平台,助力北京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正在推进南岸区重大慢性病防治中心试点建设,提供更高质量的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鸣沙山东麓、党河北岸,莫高窟散发着穿越千年的璀璨华光。这里,现存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2400多身彩塑……被誉为“世界艺术画廊”“墙壁上的博物馆”。

  在建院30周年之际,经广大院士推选,中国工程院精选出院士主导或参与的100项工程科技成果以及中国工程院100项战略咨询研究成果。“神舟”飞天、“嫦娥”奔月、三峡工程、南水北调、

  走进河北保定立中车轮集团,实验桌前,年轻工程师用扫描电镜检测铝合金中的夹杂物;隔壁的试制车间,工人们通过自主研发的新型高效精炼熔剂和净化工艺,对再生铝的铝液进行二次净化提纯……

  “国字号”博物馆又添新成员!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这一天,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并举办首展系列活动,引发广泛关注。

  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新坐标”在经济地理版图中更加醒目。2023年长三角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8万美元,世界级城市群地位进一步提升。

  6月3日,在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之际,习发来贺信,向全院院士和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强调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5月30日,在海南大学理论物理研究中心教室,正在给学生们讲解阿秒知识的杨玮枫教授,声音温和而坚定。2004年,杨玮枫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师从我国强场超快物理的开拓者、著名物理学家徐至展院士和龚尚庆研究员。

  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需要持续呵护和培养。随着科普工作逐渐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更高质量的科普内容,更多元的科普形式,必将让“科普之翼”更有力,厚植科技创新的沃土。

  习指出:“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充分利用智能科技创新农村产业发展模式,推动更多资源和要素向农村聚集,农村产业就能不断发展壮大。

  记者2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与南京大学研究人员合作,给出了电子俘获超新星通道形成双中子星系统的参数空间,并发现该通道能够解释观测上大多数的双中子星系统特征,表明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在“中子星+氦星”双星系统中,氦星伴星在经历氦燃烧、碳燃烧阶段后,内部会形成一个主要由氧、氖元素构成的金属核。

  课堂上,91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深情讲述,用饱含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人生经历,引导青年学子投身国防建设。

搜索